阅读历史 |

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战争甚至并不重要,它 (第2/5页)

加入书签

之后,我特意去收集了大量的关于这场战役的资料,越看,越觉得,我应该把这段历史拍出来,很多人可能听说过四行仓库保卫战,听说过谢团长的大名,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,这些孤军们,在打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时候,或许并没有电影展现的那么惨烈,但是在过桥之后,才是真正的惨烈的开始。”

“而且“八佰壮士”的历史从创作的角度来说,本身也是特别适合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去展现的,它有点像今天的直播。当年那种直播就是,各**事观察家、记者、南岸老百姓,隔着几十米看真枪实弹打仗。”

“谢团长作为八佰壮士里面的最高领导人,可是整部影片,关于他的戏却并不算多,为什么?”陈纬又问道。

“怎么说呢?如果从谢团长的视角出发来讲述这段历史,那么其实就和过去很多英雄片没什么区别了,而调查资料的时候,我了解到,当初的八佰壮士的兵源构成很复杂,他们有百战老兵,有德械师精锐,也有逃兵,溃兵,他们来自不同的番号,不同的地方,这个构成是很复杂的。

电影不是以谢团长命名,而是以《八佰》命名,那么我更希望地是拍出整体感。

为了更贴近普通人的视角,让观众更深切体会到战争的残酷,所以在“八佰壮士”中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群体——逃兵,作为故事的线索人物。阑

因为当时是大溃败,各部全都散的不行了。从逃兵的角度进入,我觉得更像我们想要的,就是贴近最普通的人,给观众最好的代入。

比如逃兵为何成为逃兵?逃兵又如何摘下“逃兵”的帽子?逃兵又是如何成为“八佰壮士”的一员?我觉得可能比单纯讲英雄事迹更能帮助观众了解那段历史。

当然,也不都是逃兵,比如朱胜忠,他是88师的一名班长。这个角色不是逃兵,甚至称得上“毫不畏死”。而在他看来,“畏惧”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面对战争的真实反应。

现在是一个比较和平的年代,大家都会想打仗的时候我一定不能当逃兵,我一定不会怂,但当你真的面对战争的时候,你一定会惧怕的,每个人都会有求生欲。

这是这个电影最吸引我的地方,跟我最开始想象的热血故事完全不一样,特别是越是了解的多,越是觉得我那样想太简单了。”

“有网友说,四行仓库保卫战在仓库里面的戏,和历史不符,那么仓库里的故事都是创作的吗?”陈纬问了一个相对比较敏感的问题。

李易沉吟了一下道:“我也想要真实地呈现当初的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真实的内容,可是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,但是仓库里发生了什么,却都没有找到确切的历史记录。其实包括咱们现在看到的仓库,它也是经过多年的变化了。甚至于关于当初的那场战役,八佰到底有多少人?歼敌多少?牺牲多少?这些都没有一份称得上是完全明确的资料记载。阑

留存下来的是一些照片,可是真实的情况很难有一张照片告诉你。那怎么办呢?那只能创造。

比如是否有小日子的飞机来袭,为了这个剧情,我同样的查阅了许多资料,可惜的是,都同样的没有得出一个确切地结论,所以,出于电影创作的需要,创造了那一场戏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