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章 情感共鸣的基础 (第4/5页)
其实关于短片的记忆他有不少的,五花八门各种各样都有。
但是这类的短片,还别说,的确不是那么多,就像周果说的那样,切入点不好找。
一个短片,特别是在央视春晚期间播出的短片,想要拍好,想要让大多数人产生共鸣,那么这个切入点就必须具有普遍性。
你不能用那种比较特别的,比较奇特的桉例去讲述。
而是需要越普通,越普遍,越简单越好。
因为越普通,就代表着越普遍,越简单,就代表着越是容易让人感同身受。
为什么很多时候,公益短片选择的都是亲情,陪伴等等,就是因为这是当下社会上缺乏的,人人都能感同身受。
李易的那些催泪短片,为什么能催泪?就是因为情感上能让观众得到共鸣。
拿《快子》来举例吧,其实里面的每一个段落,都比较普通,比较生活化。
用快子让婴儿品尝味道,这种事情,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。
让长辈先动快子,同样的,对于很多观众来说,也都是充满着熟悉感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