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三百七十一章 命运和现实才是最大的反派 (第4/5页)

加入书签

一个产品能够上市,是经过了企业市场调研和政府物价与质检部门审核的,换句话说,这个药价是消费者,企业,监管部门三方博弈所达到的一个制衡。在这个平衡点上,企业能够盈利,政府能够收税,消费者也不会绝对买不起。

那么问题来了,那为什么大家会觉得贵呢?笔者认为其实最大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正版药厂追逐暴利涨价了,而是因为阿三药厂的超低价打破了原有的市场平衡。

黄毛说过,就算把药卖五千,也还是有人吃不起。世界上永远存在“更穷”的人,那么降价要降到哪里才是个头呢?所以,无论原版定价多少,它哪怕良心大爆发愿意赔钱卖,只要有人敢出价比它低,消费者总是倾向于选择更低的。正版药卖四万,程勇卖五千和正版药竞争。程勇卖五千,张长林就敢把扑热息痛加面粉卖两千和程勇竞争。

我们注意到,程勇一开始卖药的时候,报价五千,这个价格比起正版药的四万已经低了那么多,可是群主们的抱怨又少了吗?再重复一遍,世界上永远都有更穷的人,而只要差价存在,消费者必然是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的。

老吕媳妇说,张长林被抓是因为他把药价哄抬到两万,没人愿意保他了。然而你仔细想一想,既然从前四万的药都有人吃,两万的药真的完全没有人买的起么?那为什么张长林会被人举报了呢?无非是在接受不了五千到两万这个差价的人的眼里,你不让我吃药,我也不能让你有好日子过。凭什么只有我吃不起,那大家都别吃了一起死吧。

因为电影是要拍给普通大众看的,所以,电影其实是有立场的,那就是大众立场,赵立忠这个角色,我相信看过电影的人,都会把他当成反派来看待。哪怕电影并没有直接表达这一点,但是他俨然是站在病人们的对立面的。

但是笔者看来,他其实是很无辜的,电影上映之後却成了被骂得相当惨的一个人。电影放映到示威游行泼粪的时候,影院里响起了一片叫好声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