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二百六十九章 融入骨子里的特色文化 (第2/5页)

加入书签

李易的想法,其实是切中了最关键的一点。

很多公司想要推出新人造星,其实都是需要很高的成本的。

而李雪婷,林淼这样的港岛新人演员,她们最大的短板就是没有知名度和民众辨识度。

可是在出演了《我能型》这样的大热的短片之后,她们已经有了初步的名气和辨识度。

如此,自然而然地,就降低了造星的门槛。

新人的第一步是最难走的,因为不管是港岛还是内地,大多时候,除了个别的及其幸运的人,否则的话,不可能一出道就直接一步登天。

而是需要经过无数的磨练,有了名气之后,才会有人敢于启用。

而随后,港岛的一些年轻导演开始接手四季广告公司的,由李易提供的广告创意,由港岛第一批扶持名单上的新人演员出演。

虽然那些广告创意或许不如《我能型》,可是毕竟都是另外一个世界的能被人拿出来收藏的广告片。

当然,具体效果如何,还需要不短的时间去验证,去发酵。

但是至少,《港岛影视新人扶持计划》却至少开了个好头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