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概念和架构 (第4/5页)

加入书签

“这一点,我在专访里面提到过,其实这不重要,我这里想的是,使用药剂!比如镇定剂之类的,让人难以从梦中醒来的药剂!”

“还有我再强调一点,其实盗梦,只是我的一种说法,因为实际上,指的是“植入想法”,而不是盗取信息!”

“等等,你越说越离谱了,那植入想法,又如何盗取商业机密?”周果问道。

“这个问题不难解释吧?简单地说,盗取机密,只是盗梦团伙最简单的操作,相反,植入想法才是更进阶的操作!

“那么造梦师呢?怎么制造梦境?总不能凭空变出来吧?”陈问问道。

“这个问题问的好,在真实的梦中,这些梦境是谁创造的呢?

是造梦师吗?其实不是,是我们自己,更准确地说,是我们的潜意识。

你在梦中看到的那些场景,遇到的那些人和物,甚至是一些奇幻的东西,都是你的潜意识创造出来的。

潜意识是在用这种象征式的方法,在向你表达一些东西。

可惜的是,因为这样的表达方式过于隐晦,99%的情况下,我们是读不懂,理解不了的。

而心理学家们解梦的逻辑,就是破解这些象征语言,把它们翻译成我们能够理解的内容,从而更好地了解自我。”

“那么影响一个人为什么非要通过潜意识呢?通过别的方式不行吗?”

“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:小事尊重理智,大事遵从内心。

它的意思是,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、不太重要的事情,按照你头脑告诉你的对的方式去做,多数情况下错不了。

它体现的是生活中积累的经验的价值。但是在一些事关自己人生方向的大事情上,要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。

比如你选择什么样的职业,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。一个人做的是自己喜欢做的事,还是不喜欢做的事,最后取得的成就是有天壤之别的。

而这些内心的声音来自于何处呢?就来源于一个人的潜意识。

就拿我的这个故事来说来说,如果目标人物用头脑考虑问题,只看待事情的利弊的话,显然继承父亲的公司,并把公司发展的更壮大更明智。

但这是他内心真正的声音吗?其实并不是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